我國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排放現狀
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1萬多臺不同型號的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其中,90%以上都是間歇式設備。所有這些設備中,使用時間在1~5年的約占35%,使用時間在6~10年的約占45%,而使用時間超過11年的約占20%。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的用電與燃料消耗是其運行中最主要的能耗和排放途徑。
以一臺3000型的間歇式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為例,它的設計生產能力為240 t•h-1,總裝機功率為700~900 kW,每小時可消耗燃油1 500 kg左右。若以生產20萬t瀝青混合料計算,將消耗約1 400 t標準柴油和約480萬kW•h電能。如果按照國內目前的瀝青混合料總產量來估算,每年瀝青攪拌設備消耗的燃料折合成零號柴油后,約為120萬~180萬t,排放的溫室氣體為383.1萬t。一些陳舊的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由于年久失修,不僅性能參數不能達標,而且能耗與排放更為驚人。
瀝青攪拌設備工作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冷骨料裝卸、上料、輸送以及除塵器排粉環節產生的PM、PM10、PM2.5等顆粒污染物。
(2)煙囪排向大氣中的煙塵污染,包括燃料燃燒后產生的有害氣體和PM、PM10、PM2.5等顆粒污染物。
(3)瀝青、重油加熱和放料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主要包括NOx、SOx及CO等。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產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小,體現了民族品牌的進步。但就全行業整體的排放水平而言,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的能耗與排放差異巨大。除了設備本身的技術水平,現場的生產管理、人員素質等其他環節也是造成污染與排放的原因。比如生產單位不能嚴格履行物料存儲、鏟運過程的管理制度;忽視對操作工的教育、培訓,或培訓流于形式,甚至存在新工人未經培訓就倉促上崗的現象;一線操作人員缺乏生產操作經驗,不按崗位操作規程作業。近幾年施工單位常與駐地周圍的居民發生糾紛,大多是由于攪拌設備的污染與排放問題引起的。
國內的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在裝機功率、計量方式、占地面積和數量等方面類似于水泥混凝土生產設備。目前,水泥混凝土生產設備已建立了完整的能耗統計、考核制度及相關的排放標準,但在上述方面,交通行業還未對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制定出詳細的控制標準,而能耗與排放的研究更是處于起步階段,也未取得有實踐意義的結果。相對于工程機械行業其他設備的相關標準不斷升級、產品環保性能不斷提升,瀝青攪拌設備的排放標準卻進展緩慢,可見瀝青攪拌站行業節能減排的使命依舊任重道遠。
更多請咨詢:http://www.95660002p.com/
上一篇:改性瀝青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事項
下一篇:改性瀝青加工信息化監控技術應用